电镀工艺历史
1805年,意大利化学家Luigi Valentino Brugnatelli 开创了现代电化学工艺。Brugnatelli引用了其同事Alessandro Volta 1800年的发明,一种伏打电堆技术,研制出史上第一次电沉积工艺。但是Brugnatelli的发明被法国科学院所压制,并没有在之后的三十年中被普遍使用。而到了1839年,英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独立设计了类似于Brugnatelli的金属沉积工艺,并用于铜的电镀生产。随后,Boris Jacobi在俄罗斯开发了电镀,电镀和电铸雕塑,电镀工艺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。
19世纪,电镀行业因为发电机的出现,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机会。随着应用于电镀的电流提高,需要防腐蚀和增强耐磨性能的金属机器部件可以实现批量生产,而五金件和汽车部件可以获得更好的外观效果。之后,两次世界大战和不断增长的航空业激发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,包括硬镀铬,青铜合金镀层,氨基磺酸镍镀层以及其他许多电镀工艺。电镀设备由人工操作的焦油木箱转化为自动化设备,能够每小时处理数千公斤零件。
在讲电镀工艺之前,由理科生来给大家简单讲讲电镀的原理。世界上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,原子单独存在时,是不带电的,尤其是纯金属物质,他们都是一个一个原子紧密组合在一起。当金属由于电化学作用溶解在溶液中时,金属原子就会失去电子形成金属离子,这时,金属就会带正电。我们从小就知道,同性相斥,异性相吸的公理,那么,当要被电镀的物件表面带负点时,溶液中带正电的金属离子就会被吸引过去。在带正电的金属离子与带负电的被镀层表面接触时,金属离子就会得到电子形成金属原子,此时,由于分子间作用力,金属原子和被镀件表面的另外一个导电原子就紧密结合在一起了。当成千上万的金属原子与被镀件表面紧密结合的话,镀膜就形成了。在这个过程中,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理就是伏打电堆技术,可能大家对这个词比较陌生,但是这个技术是电池的原理。
我们知道,水可以导电,电解质溶液更加可以。在电解质溶液中通电,实际上整个电路是通路的,这样,与电解质接触的两个点,就可以分别吸收电子和放出电子,从而使得上面金属离子得失电子的情况成立。学过化学的朋友马上就能想到,这就是电解池原理。